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的关系,数字地球和遥感的区别?

用户投稿 176 0

关于“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的问题,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的解答:

数字地球和遥感的区别?

遥感(RS):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数字地球: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获取数字地形图的方法?

1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数字地形图

2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可以获取到地形、植被、水体等各种信息,其中数字地形图是指地形高程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3 获取数字地形图的具体方法包括利用遥感数据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地形测量等多种方式。

其中,DEM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遥感图像与地面控制点的配准和高程插值等技术获得数字地形图。

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八五”期间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洪水、林火、干旱、地震、雪灾等)遥感监测评估系统。

针对洪涝灾害采用了包括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等多高度的立体监测手段,不仅具有监测的宏观性、动态观测能力,而且通过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能够实时地将灾情图像及时地传送到中央指挥部门。

于1978年腾冲航空遥感实验的中国遥感事业今年迎来40周年,经过40年发展,中国遥感技术水平如何?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怎样?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表示,中国已是遥感大国,并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之列。

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并领导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主办的第三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12月6日继续在云南腾冲举行。DBAR主席郭华东院士在会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1978年腾冲航空遥感实验迈出中国遥感发展的第一步,被称为中国遥感事业的“摇篮”,它和之后的天津环境遥感实验、四川能源遥感实验一起,并称为中国遥感事业的“三大战役”。

40年来,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中国遥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遥感手段已从单一航空遥感发展到拥有各类观测卫星,遥感技术水平也日益提升。虽然目前中国遥感在某些尖端技术及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但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并且在有些方面优势特色明显具有领先水平,是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影响的遥感大国。

他还指出,当前,作为地球大数据的核心数据源,对地观测数据正通过卫星和其他观测方式以每天TB级速度增长,海量的观测数据资源为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支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